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16日讯?“2009年,福建全省能源生产总量约0.3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约0.9亿吨标准煤,GDP能源强度为0.811吨标准煤/万元。根据省委八届九次会议的部署,到2020年全省GDP将接近或达到4万亿元,即使GDP能源强度降到0.5,能源需求总量也将达到2亿吨标煤;如果将能源服务扩展到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20城市,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4亿吨标煤。”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认为,“十二五”期间,要彻底改变能源作为基础设施的发展定位,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构建东南沿海能源产业基地,全面推进能源产业化发展。“按照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低20%的发展要求,大幅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煤炭调降到50%左右,石油调升到25%左右,天然气提高到5%左右,水电、核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提高到20%左右。”
“按照建设东南沿海石油储备基地和煤炭中转基地的要求,建设东南沿海能源产业基地。”一是煤炭基地,依托衢宁铁路、向莆铁路、赣龙厦铁路,依托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湾深水岸线,建设北、中、南三个煤炭中转基地和煤炭加工转换基地;二是石油天然气基地,重点建设湄洲湾石化基地、古雷半岛石化基地,以及湄洲湾和溪南半岛天然气(LNG)基地;依托海西成品油管网,在三沙湾、兴化湾、厦门湾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三是电力基地,依托煤炭基地和天然气基地建设火电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核电,建设东南沿海核电基地;全面开发风电,建设台湾海峡风电基地。
“加快新能源开发。推动光伏产业尽快做强做大,加快生物质能产业、风电产业、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和未来的支柱产业。”朱四海说,光伏产业着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从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到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的完整产业链,努力建设东南沿海光伏产业基地、光伏电站输出基地和光伏产品应用示范基地。
他说,生物质能产业突出区域特色、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生物液体燃料(生物柴油)。风电产业重点开发台湾海峡风能资源,以风电场的规模化建设带动发电装备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标准化、系列化。动力电池产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重大机遇,推动超级电容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源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建立东南沿海车用动力电池模块生产基地。
在电网建设方面,他认为,“十二五”要实施福建电网与华东主网联网扩容工程、海峡西岸经济区20城市电网联网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发展要求,推进充电站(桩)网络化建设;积极发展智能电网。
进一步完善油气管网。一是成品油输送管网,建设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成品油输送管道,使得湄洲湾炼油基地与长三角的宁波、上海、南京炼油基地,与珠三角的茂名、广州、惠州炼油基地连成一体;建设连接江西、台湾的成品油输送管道,使得海西的成品油供应市场向东、西两侧延伸。二是天然气输送管网,全面推进以LNG为主气源的省内天然气管网建设;积极推进福建天然气管网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四线联网,与西部(塔里木)气源和中亚天然气形成互补气源,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保障水平。
朱四海说,由于福建的一次能源资源主要在省外、国外,而能源产品又有部分要销售到省外、国外,培育能源市场是促进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工作。他认为,“十二五”重点建立海峡能源交易所和海峡碳汇交易所,同步完善有形能源市场和无形能源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