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晚假唱,可谓由来已久。似乎唯有去年要求歌手们全部真唱。对此,新华社还曾专门发布评论《春晚真唱 虽瑕犹荣》,予以大加赞赏。刚刚过去一年,春晚又传出允许假唱的消息,观众的失落在所难免。消息现在被否认,但是否真唱,恐怕还得看现场状况。
从1983年至今,春晚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说到“欺骗观众”,春晚可谓是年年都在欺骗。一开始,全国观众以为春晚全是真唱;随着假唱不断见诸媒体,观众才发现假唱早已是春晚常态。以前是将假唱说成真唱,这次若是旗帜鲜明地允许假唱,两相比较之下,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至少,观众会感受到春晚导演们的诚实。
这些年,假唱泛滥。为此,今年10月1日实施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专门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骗观众。一些评论作者期待这一法规能适用于央视春晚,以杜绝假唱的出现。这一梦想恐怕难成现实。毕竟,春晚只是央视的一档娱乐节目,它并非营业性演出。即《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于春晚,显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诞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央视春晚,多年来,逐渐成了家喻户晓,闻名海内外的篮球比分直播:文艺大餐。正因如此,春晚被贴上了诸多符号,而其作为娱乐节目的本质却被慢慢淡忘。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春晚的地位早已今不如昔。春晚已经到了应该走下神坛,回归娱乐节目本质的时刻。每到年底,春晚导演们都变得神经兮兮,俨然将春晚当成了政治任务。这么办春晚,怎么可能好看,怎能不每况愈下?
是的,央视春晚本身就是一个娱乐节目。正因为它是个全民娱乐节目,所以就应该怎么好看怎么来:如果假唱效果更好,更能吸引观众,我看未尝不可。毕竟,多数的春晚观众还是坐在电视机前,并不是在看现场演唱会。假唱与否,不仅不会影响收看,反而可能效果更好。相反,如果本来是假唱,非要说成是真唱,不仅有违娱乐节目制作者的职业操守,更实实在在地是“欺骗观众”。
新闻不能造假,娱乐节目未必不能假唱。对于央视春晚而言,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能出台一些能吸引观众的节目,以延续春晚存在的意义。若像朱军那样,成天绷着脸,硬是将《艺术人生》这类娱乐节目,整成像《新闻调查》那样的新闻节目,只会引来观众的奚落与遗忘。在我看来,春晚是否假唱,实在是没什么好紧张的。该紧张的,唯有那些 “弄假成真”的行为。
' />春晚就是一台晚会,无法承载太多社会价值期待。但仔细咂摸一下,公众在春晚真假唱问题上如此较真儿,其实很有意味。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到今天,20多年来的假唱远比真唱多,但观众对春晚的期待与评价显然并没有因为假唱而郁闷纠结。倒是这些年,一到这个节点,大家就条件反射地要求真唱,呼天抢地,不真唱不成活。是真唱让人听了上瘾,抑或公众审美情趣异化、除夕夜听不到破音跑调就睡不着觉?
醉翁之意,显然不在于真唱的美学价值。假唱就如小年轻家家户户卧室里悬挂的婚纱照,美奂美仑,展示时往往艳惊四座——“不看原型,还以为照的都是明星呢”。那肤色、那衣着、那神情、那镜头感,比假唱要假得多了,但这叫瑕不掩瑜,结婚要的就是一种仪式感,诚实的年轻人拍点不诚实的婚纱照,看着舒坦就是了。其实春晚的假唱也是这个道理,春晚不是青歌赛,也不是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观众更不是音乐学院监考教授,只要不是拿别人的嗓子糊弄老百姓,临场假一点也没什么——毕竟,行云流水的天籁之音总比磕磕巴巴的荒腔走板美多了。
然而,我们为什么善意地赞赏婚纱照之“假”,却见不得春晚表演对口型?恐怕绝不仅仅在于春晚的公共属性,更多折射的还是一种群体性的“恐假焦虑”。演唱会跑马圈钱的假唱那么多,你春晚总该真唱一回了吧;一年到头明星在广告中忽悠无数,你春晚也该让咱看看你丢人出丑了吧……当然,春晚之于中国人,远远超出了娱乐圈生态及晚会本身的价值,被寄予道德情感等更多的考量——也正因如此,这两年春晚之前,网络上都会有不同版本的“春晚节目单”睿智出炉,对一年的公共事件总结陈词,嬉笑之后感触良多。
我们对春晚真唱的期待、苛责、甚至是近乎病态的痴迷,并不是我们对音乐本身有多少诉求,而是寄望“真实”这种形式,在虚假泛滥、信任缺失的相对性恐慌中,给惊悸的大众内心一丝形式主义的慰藉。只有从这个层面上看,才能理解“春晚真假唱”何以成为一个社会学问题,假唱怎么就那么像悖逆道义的不可宽恕之举。
只是,即便春晚真唱了,又能怎样?职能部门对真唱的捍卫决心,与体制机制对真实的规制力量,本身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许有一天,当整个社会真诚澄明起来,我们才会心平气和地听春晚唱歌,不管真假,一如微笑着欣赏邻居家的婚纱照那样快乐。
' />彩排时,有演员不着调,于是导演就想到让演员假唱。咱知道,央视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演出效果,不想让演员的失误倒了大家的胃口。
去年,文化部出台禁令,要求营业性演出不得假唱,央视也郑重承诺,春晚绝不假唱,公众为此很是激动了一阵。可是,好景不长,一年不到,央视又出尔反尔,意欲故伎重演,真让人大失所望,气愤之余,我倒宁愿相信这是一条假新闻。
央视导演拟允许假唱,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反映了导演们的内心焦虑。一个仅国内观众就有上十亿的演出,关注度实在太高了。看到公众对春晚期望太高,导演们也压力大增,生怕出现丁点儿闪失。允许演员假唱,也反映了导演们苛求完美的心理。而现实中,办任何一场晚会,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作为观众,还是希望听到歌手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演唱,哪怕是演员的失误和缺陷!在亿人瞩目的情况下,演员可能会失水准,唱跑调,这是情有可原的。而如果是对口型的假唱,则糊弄了观众,伤了人心。
故此,希望春晚导演们拒绝恶俗,远离假唱,把春晚办成一台经典和样板,少一点导演痕迹,多一点原生态演出,为全国营业性演出带一个好头。与此同时,公众也应当为春晚的演员和导演们减压,别让他们太过紧张。
当然,如果春晚执意要让演员假唱,咱也就只好假看。你不在乎我,也别指望我在乎你。而且,对所有春晚假唱的演员,今后到社会上演出,咱一律不看,他们出版的盒带和唱片,咱一律不买!
' />